一,、個人防護要求
第一條?依照學院要求,,學生應在課前及時上報有無離校和外出情況,班長落實外出與缺勤情況,,并將相關情況及時報班主任和任課教師,,按學院規(guī)定需要隔離的人員及時隔離。
第二條?學生上課前需通過學院統(tǒng)一安排的體溫檢測,,體溫小于37.2℃為正常體溫,。教師上課前需要對體溫情況進行落實。
第三條 師生上課時要佩戴口罩,,推薦選擇外科醫(yī)用口罩或N95口罩,,掌握正確的佩戴方法并定期更換。
第四條?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,不隨地吐痰,;打噴嚏或咳嗽時,,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,應該使用紙巾或彎曲手肘掩蓋口鼻,;用過的紙巾應丟棄在有害垃圾箱內,。
第五條?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,。
第六條?上課期間如果有出現(xiàn)發(fā)熱,、乏力、干咳等呼吸道癥狀要及時報告老師,,避免帶病上課,。
第七條 接到學生疑似病例的報告,教師要及時上報學院防疫辦公室,,并按學院要求安排學生戴上口罩到設有發(fā)熱門診的醫(yī)療機構就診,。學生應告知醫(yī)生類似病人或動物接觸史、旅行史等,。
第八條?保持多飲水,,勤洗手。在上廁所后,,咳嗽或打噴嚏后,,觸摸口、鼻,、眼之前都應洗手,。洗手使用七步法為宜。
二,、教學場所環(huán)境防護要求
第九條?各教學場所應明確責任教師和責任班級,,保持教學場所環(huán)境整潔,無亂堆亂放,、無暴露垃圾,。室內地面應每天進行至少一次濕式清潔。實施垃圾分類,,做到日產(chǎn)日清,,公共垃圾桶應每天清潔和消毒。
第十條?防疫期間教學場所的預防消毒每天早晚各1次,,避免過度消毒,,受到污染時進行隨時消毒。
第十一條?保持教學場所通風換氣,。溫暖天氣宜實行全日開窗的方式換氣,,天寒時每天至少3次,每次不少于20-30分鐘,,通風時注意保暖,。發(fā)生傳染病時通風次數(shù)和時間都要增加,。
第十二條?教學場所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濃度為250-500mg/L的含氯消毒劑(泡騰消毒片1-2片/L或84消毒液1:99-1:190)拖拭,作用30分鐘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凈,。
第十三條?講臺(實訓臺),、課桌椅、門窗,、門把手,、開關、洗手盆,、臺面、實訓設備等高頻接觸的部位可選用擦拭,、噴霧的方法,,一般選擇有效氯濃度為250-500mg/L的含氯消毒劑,作用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,,每天至少一次,。
第十四條?發(fā)現(xiàn)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后,對教學場所的消毒應在疾控部門專業(yè)指導下進行,。
三,、注意事項
第十五條?含氯消毒劑有皮膚黏膜刺激性,配制和使用時應戴口罩和手套,。
第十六條?乙醇消毒液使用應遠離火源,。
第十七條?因含氯消毒劑(84消毒液等)與乙醇消毒液混合后可能產(chǎn)生劇毒的氯氣,切記兩者不要混儲,,必須分開儲存,,并妥善保管,以免產(chǎn)生安全隱患,,發(fā)生安全事故,。
第十八條?所有消毒工作按照屬地疾控部門的標準化規(guī)范化要求,在專業(yè)指導下實施,。
教務處
2020年2月13日